“海立格?他不是卖电器的吗?”
“人家可不光卖电器!”
5月份的广交会上,李天明还曾和海立格聊过一次。
国内的发展,需要引进大量西方的先进设备,可现有的渠道,基本上都是国家层面的。
在李天明看来,像这种事,找一个代理人其实更合适。
毕竟,虽然随着破冰,中国的外部环境要比以前宽松了许多,可那是因为大苏还在,老美也需要拉拢中国,缓解他们在面对大苏时的压力。
而事实上,老美依旧对中国存着防备的心思,肯定不会允许过于先进的技术流入中国。
国家层面上的合作,像西德这样的国家,必定会受到老美的制约。
这个时候,如果能有一个代理人的话,获取世界先进技术的难度会小得多。
“你说得没错,这次本来国家是想要引进更先进的轧钢技术,可无论是东瀛,还是西德,态度都是拒绝。”
提起这个卢源就觉得憋气。
帝国主义忘我之心不死。
“卢局,说这些有点儿远了,不过这一次,咱们可以通过海立格,试探一下西德方面的底线!”
李天明的想法很简单,只需要海立格配合着演上一场戏。
至于以后双方有没有机会进行深度合作,他已经提了醒,是否采纳,还是要看上面的态度。
正说着,敲门声响起。
李天明忙起身去开了门。
“孙主任?”
来的是孙福满。
当着别人的面,两人还是要保持适当的距离。
和孙福满一起来的,还有现在钢铁厂技术科的科长马明远。
“这是怎么了?”
见孙福满脸色难看,李天明好奇地问道。
“马科长,你来和卢局,还有天明同志介绍一下情况。”
这是出什么事了?
听马明远说完,卢源的脸直接就黑了。
“这是……这是把咱们当成冤大头了!”
原来就在刚刚,海城方面接到了京城考察团的通知,他们在对方提供的设计图里,发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。
冶金局的领导,立刻带着孙福满等人去和京城考察团沟通了一下,最后居然发现,在轧钢生产线的基础之上,德方居然擅自增加了许多配套设施。
马明远从包里拿出一张图纸。
“卢局,最过分的就是这个了。”
卢源展开图纸看了半晌,他不懂技术,也不知道上面画的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。
“天明,你看得出是什么吗?”
李天明此刻也是冷了脸,气得想骂人。
他自然认得,如果说是多复杂的机械,他肯定看不出来,但是……
坐便器还能认不出。
“一开始大家也不知道这是个什么,马科长50年代留过苏,在那边见到过,一眼就认出来了!”
孙福满手指在那张图上敲了敲。
“像这样的东西还有很多,大到健身器材,小到点烟器,光是这些没用的玩意儿,就能挑出一大堆!”
“对方给出解释了吗?”
卢源现在关心的就是这个。
“给了!”
孙福满憋屈的脸都红了。
“人家说了,在他们西德,任何一家工厂,都要保证工人的基本利益,尤其是健康,这些配套设施,就是做这个用的,还说我们既然是SH主义国家,就更应该确保工人的福利。”
(这是历史真实事件,前些天在抖音上刷到的!)
李天明皱眉道:“也就是说,他们不同意取消这些配套设施?”
弄这些东西来保障工人的福利,现在国内根本没这个条件。
好钢要用在刀刃上,吃喝拉撒只能先往后放放。
如果能将这些东西取消的话,价格上应该能压下来不少。
孙福满摇了摇头:“不同意,德方代表,就是那个奥利弗.汉斯说,不能让他们生产的设备成为压榨工人的工具。”
“放屁!”
卢源登时就急了。
“拿这屁话恶心谁呢?”
“卢局,现在着急没用,还是得想办法怎么破了这个局。”
李天明接着又问道。
“德方当初报价的时候,有分项报价吗?”
呃……
卢源摇了摇头。
“当初也不是市里谈的,我们接到任务的时候,初步意向已经达成了,只有一个总包价格!”
这还真是……
没有分项报价,人家还不是由着劲儿地往里面夹带私货啊!
而且,现在就算是拿着这张抽水马桶的图纸去找对方理论,人家答应将其拿掉,可价格怎么定?
还不是全由人家说了算。
“天明,你脑子活,你来说说该怎么办?”
李天明看向了卢源。
“这事咱们定不了,得去找钱局长!”
钱局长正是这次带队的冶金局领导。
而此刻,钱局长的屋里,也正在针对德方在轧钢生产线中夹带私货的行为,进行着讨论。
“我刚刚去见了京城来的同志,他们也感到很气愤。”
可气愤又怎么样?
国家急需要这些先进的技术,哪怕明知道被坑,这口气也只能憋着。
“可是,也不能让西德人把我们当成冤大头坑!”
钱局长气得直拍桌子。
这次来西德,任务本来就艰巨,结果,还遇到了这种事。
“卢局呢?”
“钢铁厂的孙主任去叫了!”
话音刚落,敲门声响起,卢源带着李天明和孙福满走了进来。
“钱局,天明同志有话要说!”
你卖我啊?
刚进屋,卢源就把李天明给撂了。
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天明的身上。
他们都知道,李天明是杜树平亲口点的将,这些年在广交会上也是大出风头,而且……
上面的领导也对他青睐有加!
“天明同志,有什么想法,放心大胆地说!”
已经这样了,躲是躲不过去,李天明也只能豁出去了。
“钱局长,各位领导,我年轻识浅,说的对与不对,纯属我的一家之言,仅供参考。”
钱局长摆了摆手:“现在不是满清那时候,没有文字狱,也不会因言获罪,有话直说,大家来一起讨论!”
“那我就放肆了,首先第一点,供需关系,我们是需要德方的先进技术,但也并不是非德方的技术不可,我们可以选择的范围很广,德方只是其中之一,而德方则需要我们的市场。”
德国的工业制造能力确实很强,在世界范围内也保持着领先的地位,但是,近些年他们却受到了来自东瀛不小的冲击。
新兴市场的争夺,屡屡被东瀛截胡,原先的固有市场,也被逐步被东瀛的制造业蚕食。
作为老美的盟友,德方这次为什么执意要与中国进行合作?
显然是看中了中国的庞大市场,想要将这块肥肉一口吃下。
“尤其是,他们这次还是击败了东瀛的三菱重工,拿到了咱们的订单,所以,现在真正急于促成这笔交易的,应该是德方,不是我们,他们需要证明自己的制造业依旧领先世界,同时,开拓我国市场。”
这次来的大部分都是搞技术的,对经济方面并不是很擅长。
但李天明的这种说法,倒是头回听到。
一直以来,大家总是习惯将自己摆在弱势的一方,把花钱买东西,都看成是在求购。
面对德方提出的一些无礼要求,总是习惯性地退让,只为了能将这笔交易达成,把先进的轧钢技术带回到国内。
可现在听李天明这么一说……
还真是这么回事啊!
老子花钱买东西,凭什么要受卖家的窝囊气。
“大家先不要乱!”
钱局长说着,又看向了李天明。
“天明,你接着说,该怎么做?”
“现在掀桌子还不行,要让他们感觉到压力,主动将那些不合理的部分删减掉。”
接着,李天明便把刚刚和卢源商量的,引海立格入局的想法说了出来。